安徽日报记者 唐欢 实习生 涂子瑜海纳策略
“大哥哥,能在扇子背面写上我的名字吗?我要在旁边画上荷花!”7月15日,六安市裕安区月亮岛社区云路书苑的教室里,7岁的鲍欢昕举着木扇,对大学生志愿者许培越说。河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许培越笑着接过扇子,笔尖在扇面上轻快游走。
今年暑假海纳策略,共青团六安市委探索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并对接大学生支教团队,结合大学生专业特长,开办爱心暑托班,服务辖区乡村希望小学学生、暑期家庭看护困难青少年、新就业群体青年职工子女等。课程内容不仅有师范类高校大学生提供的课业辅导,音乐、美术、体育等文体活动,还利用六安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,开展革命故事分享、非遗手工制作、科普实验等主题活动。
安徽中医药大学大二学生梅乐彤,也是云路书苑暑托班的“小老师”。她将自己所学的中医知识转换成课程,带着孩子们做“五禽戏模仿秀”。“像小鸟一样展开翅膀,对,就是这样!”她边示范边讲解,有孩子调皮地学起搞怪动作,引得全班笑成一团。这个在读中医康复专业的姑娘还准备了穴位图,用卡通贴纸教孩子们认识“合谷穴”“足三里”,“既能活动身体,又能讲点中医知识,一举两得”。
在云路书苑暑托班里当“老师”的大学生志愿者共有6人,他们结合自身所学专业,与团市委相关工作人员沟通,最终制定出个性化课程。
“上海交通大学的支教团队已经在2所乡村希望小学开展科普课程。”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海纳策略,共青团六安市委通过公开招募和对接,吸引了60余名返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,来自上海交通大学、复旦大学等22名上海高校大学生组建的暑期支教队伍;对接了20支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团队。团市委依托乡村希望小学、社区青年之家和六安市青少年宫,共开办7处爱心暑托班,目前累计服务2100余人次。
升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